天津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草案)-j9九游会登录

市人大常委会电子阅文系统 |
 | 
 j9九游会登录-九游会j9官方网站   人大概览   时政要闻   人大要闻   重要发布   立法聚焦   监督纵横   人事任免
 领导之窗   代表工作   工作动态   机关党建   基层人大   专题讲座     人大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 : 法律法规  >  意见征集
 
天津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草案)
稿源: 发布日期:2024-05-21 11:28:37 分享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和毗邻海域内从事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候资源,是指能为人类活动提供可利用的气候要素中的物质、能量的总称,包括太阳能、风能、云水、降水、热量、大气成分等资源。

  第三条 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应当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趋利避害的原则,预防和减轻人类活动对气候以及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

  第四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将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组织气候资源探测、调查、评估、论证和气候资源区划编制等工作,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

  发展改革、财政、规划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务、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气候资源标准化建设,强化标准对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技术支撑。

  第七条 本市鼓励和支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技术推广及农业、海洋、金融保险、低空经济等相关产业发展。

  第八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倡导能源节约、低碳发展、绿色消费,增强公众气候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意识。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气候资源保护工作,依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九条 本市加强与北京市、河北省在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领域的沟通协作,健全区域信息共享机制,优化气象探测设施布局,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开发利用,推动京津冀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协同发展。

  第二章 气候资源探测、区划和规划

  第十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相关行业气象统筹发展机制,加强气象探测设施建设,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提高气候资源探测能力。

  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规划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统一气象探测设施的建设、探测及计量标准,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各部门各行业建设的气象探测设施应当纳入本市综合气象观测网络,由市气象主管机构监督协调。

  第十一条 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承担相应的气候资源探测任务。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在相应职责范围内承担气候资源探测任务。

  其他组织或者个人通过建立探测站点开展气候资源探测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建设,投入运行后三个月内应当报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十二条 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开展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请批准,并在批准范围内探测。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经批准的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气候资源探测场所和气候资源探测资料。

  第十三条 气候资源探测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使用审查合格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和检定合格的气象计量器具。

  气候资源探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发布、共享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和保密规定。

  第十四条 从事气候资源探测的气象台站、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市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候资源探测资料。

  第十五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完善气象数据库,汇总分析气候资源探测资料,健全气象公共信息平台和共享目录,与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实现信息互联共享。

  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气象资料共享、共用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与其他从事气象工作相关的机构交换有关气候资源信息资料。

  第十六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本市气候资源分布、变化及利用情况的调查,根据气候资源的拥有状况、分布和可利用程度,气候灾害的类型和出现机率,气候资源功能、价值以及气候承载力等情况,编制全市气候资源区划,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气候资源区划应当包括编制背景和依据、区划方法、区划指标、分布状况、区划结果等内容。

  第十七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定期分析气候资源变化状况,对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大气成分进行监测,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气候敏感地区和相关行业的影响评估,编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向市和区人民政府提出气候资源保护的建议。

  第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气候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气候资源区划,组织编制本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

  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依据、原则和目标;

  (二)气候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分析评估;

  (三)气候资源监测、分析、评价系统建设;

  (四)气候资源保护的重点和开发利用的方向;

  (五)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

  (六)其他应当列入规划的内容。

  第三章 气候资源保护

  第十九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湿地、海岸等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采取节能减排、城乡绿化、湿地保护、云水利用等措施,优化生态环境,改善气候条件,保护气候资源。

  第二十条 本市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气候影响,科学优化空间布局,合理设置通风廊道,保障城市空间的大气流通,避免或者减轻大气污染物的滞留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狭管效应、光污染等,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

  第二十一条 下列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一)国土空间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

  (二)重点工程项目以及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

  (三)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四)其他依法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项目。

  前款规定的需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实行目录管理。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编制需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目录。

  第二十二条 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气象技术标准的气象资料,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审后使用。

  在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中不得伪造气象资料或者其他原始资料、出具虚假论证报告;涂改、伪造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书面评审意见。

  第二十三条 工程建设、工业生产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应当与气候承载力相适应,避免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

  对气候资源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重大项目,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气候资源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第二十四条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应当根据气候资源区划、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充分考虑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性及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因地制宜选择项目,促进气候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设计、勘察选址、建设和运行提供探测、评估和预报等技术指导。

  第二十五条 市和有关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考虑风能可利用程度,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大型风力发电项目,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促进风能资源规范有序高效利用。

  第二十六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考虑太阳能可利用程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型太阳能利用项目,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提高太阳能利用普及率。

  第二十七条 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应当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防止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候鸟迁徙、区域气候环境以及居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做好项目建成后的修复、恢复等工作。

  第二十八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推进雨水和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收集利用,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发展方式。

  第二十九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抗旱、储水、森林防火、改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气象灾害防御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需要,适时安排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合理利用云水资源。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完善与北京市、河北省等跨行政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合作机制,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云水资源区域协同开发利用能力。

  第三十条 市和有关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优化农业布局,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促进乡村振兴。

  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服务、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工作,推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第三十一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特点,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合理开发利用雨雪景观、物候景观、海洋景观和避暑气候、康养气候等特色气候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康养产业。

  第三十二条 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气候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面向区域的碳汇综合监测评估,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供j9九游会登录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开展气候资源探测活动未向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的,由市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单位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气候资源探测使用未经审查合格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或者未经检定合格的气象计量器具的,由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法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而未论证的,由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和区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使用不符合国家气象技术标准的气象资料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

  (二)伪造气象资料或者其他原始资料、出具虚假论证报告的。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关于《天津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草案)》的说明

天津市气象局 关福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天津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该《条例(草案)》已于2024年5月8日经市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请予审议。

  一、制定《条例(草案)》的背景情况

  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做好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对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目标,组织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其中多项重点任务都对气候资源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因此,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形式为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法治保障。

  二、《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

  《条例(草案)》共六章三十八条,包括总则,气候资源探测、区划和规划,气候资源保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如下:

  (一)强化政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一是明确了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为相关主体开展工作提供基本方向(第一条至第三条);二是构建市和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体系,形成工作合力(第四条、第五条);三是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加强气候资源标准化建设,强化标准对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技术支撑(第六条、第七条);四是加强科普和宣传教育(第八条);五是加强互通共享,推动京津冀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同合作(第九条)。

  (二)注重统筹集约,规范气候资源探测管理。一是建立相关行业气象统筹发展机制,编制气象探测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强气象探测设施建设(第十条);二是明确气候资源探测职责及探测设站(点)要求(第十一条);三是规定气候资源探测标准与资料处理、气候资源探测资料汇交和探测数据共享要求(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

  (三)加强气候资源保护,预防和减轻对气候及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一是科学开展气候资源调查,编制气候资源区划、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定期分析气候资源变化状况,组织开展影响评估,提出气候资源保护的建议(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二是提出一般保护和城市保护要求(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三是完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风险管理,同时避免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三条)。

  (四)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一是规定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要求(第二十四条);二是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三是提高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有效利用降水资源,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四是科学利用光热资源,优化农业布局,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动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工作,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特色气候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康养产业(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五是开展碳汇综合监测评估,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供j9九游会登录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第三十二条)。

  (五)加强法治保障,增强制度刚性。对违反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备案要求、使用不合格器具进行气候资源探测、项目建设单位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的禁止行为,设定了相关行政处罚事项,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六条)。对此,市气象局邀请有关专家召开了论证会,经充分研究论证,《条例(草案)》设定行政处罚,符合上位法规定,符合管理工作现实需求,能够以制度刚性保障我市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条例(草案)》连同以上说明,请一并审议。

 
 
")); 九游会j9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07 www.tj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j9九游会登录的技术支持:北方网
网站地图